受傷了,怎麼辦?談運動傷害後的生活

許多人在面對到急性傷害或反覆疼痛時,會不知該如何是好。 桃園聯新運醫中心 詹華蓁運醫老師從「醫療協助」與「自我強化」兩個層面,讓大家更了解受傷後,可以怎麼樣把自己照顧好!

「醫療協助」與「自我強化」,就像是地板因為水龍頭漏水導致積水時,不但要清除地板的積水(醫療協助,處理症況),更要關掉漏水的水龍頭(自我強化,改善源頭問題)。

醫療協助層面:

到合法的醫療院所就診,了解身體結構(如:骨頭、肌腱…等)的受傷狀況,與醫師討論最合適的治療方式。當自己越清楚自身的傷害狀況,在後續癒合與復健+訓練的階段就不容易徬徨與不知所措。

自我強化層面:

強化自己身體的能力是可以與醫療協助同步進行,不但幫助傷後組織修復更加完整與全面,更能避免未來再次受傷的風險。

1. 了解傷害:

不同的傷有不同的動作/角度限制,並不是『完全不動』最好。所以需要了解自身的損傷狀況,在適當的限制下正常的活動,避免因不動所造成肌肉萎縮、關節僵硬…等情況,減緩因這些情況加重患部疼痛與不適。

2. 主動的運動訓練:

受傷後,早期介入主動的運動訓練,不但幫助受傷組織更完整的癒合,減少代償動作產生,更能協助患部周邊肌肉力量提升,達到減少疼痛的效果。

3. 理解組織癒合時間:

傷後組織的癒合過程有三個時期,發炎期 (inflammation)→增生期(proliferation and matrix deposition)→重塑期 (matrix remodeling),這三個時期的時間長短,因傷害嚴重度而有所不同,也會有部分時期重疊。

發炎期:重點在患部的控制腫脹。

增生期:漸進地給予適度刺激的訓練,協助受傷組織癒合的更緻密、完整

重塑期:受損的組織初步修復完畢,仍然尚未完全成熟,雖不適症狀幾乎已消失,活動也近乎正常,但仍應持續、漸進的訓練肌力,讓組織順利回到傷前狀態。

4. 正向心態支持:

生理的變化會影響心理狀態,心理因素也會影響生理的變化,因此尋求家人、朋友、教練..等的支持、協助,幫助自己度過復健的艱辛之路,亦可尋求類似受傷經驗的隊友或病友成為參考模範,協助預先建立對復健階段的期待與想像,減少孤軍奮戰的無助感。

資料來源:桃園聯新運醫中心 詹華蓁 運醫老師

FACEBOOK

最新文章

分類
彙整
返回頂端